找书难

图书需要定位

大多数图书馆找书靠索书号。然而,一旦阅览的读者将书放错位置,找到这本书就只能靠运气了。可如果阅览过的书一概放在书架外由馆员整理,又会导致馆员工作量的急剧上升。

A B 1 2 3 4 A1-- 3 ?

已有方案

如今已有好几种图书定位方案,然而在易安装性、可靠性、成本三方面各有不足

机械扫描装置

由机械装置拖动扫描器一排排检查书架,安装起来复杂,而且需要经常维护

RFID室内定位系统

在室内安装定位天线,在书上贴上RFID(无线射频标签),定位模式类似GPS。然而室内环境遮挡物多,wifi等无线信号也容易干扰,定位精度低,可靠性低

RFID智能书架

在书架的每一层装RFID感应器和RFID天线,在书上贴RFID。定位模式类似机械扫描装置,由于在每一层都有感应装置,不需要机械装置的拖动。精度高,可靠性高,相应的成本也高

易安装/高可靠/低成本

一维,就够了

我们从原理上颠覆了设计。已有方案都是感应标签的定位模式,我们大胆的抛弃了这个思路,仅仅去感应书的按压情况。是的,压上去,开关通;拿起来,开关断,这就是全部。

原理详解

我们将整个过程分为五种情况:上架,抽书,倾斜,还书,扫描

上架

扫描下书,然后把书放上书架。系统根据时间顺序自动将书与位置绑定

抽书

抽出书,系统将感应到的位置与图书位置关系数据库比对,识别出被抽走的图书

精巧之处

歪斜

当书歪斜时,由于书处于一维状态,具有一维连续性:书的数量和顺序不会变。系统据此将书和位置重新配对。

还书

还书是设计的关键之处。虽然还书是抽书的逆过程,但抽书时清楚位置上是什么书,放入时却不知道是哪本。为此,我们介绍了两个概念。

灵魂

当书被拿走时,系统会记录拿走的时间和位置。此时该书没有实体,所以可将该书比做灵魂。

BPSYS

躯壳

当书被放入时,系统会记录放入的时间和位置。此时该书没有信息,所以可将该书比做躯壳。

BPSYS

还书匹配的方法与底线

匹配的方法:将最近的灵魂和躯壳匹配。距离的计算同时考虑了位置和时间,概念类似时空距离。一般的图书馆同一时间和位置阅览书的人不多,匹配的成功率预计很高。并且,就算匹配失败,书的位置也已经知道,馆员只需要上前整理就好了。所以,还书匹配的底线是:达到智能书架相同的效果,稍微多点整理的工作量。

更多设想

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设想

添加固定扫描点

放错书一般是在读者离开拿书位置的情况下发生的。可以在书架旁边设置扫描点,如果读者放书时愿意花两秒扫描下书,那么书的灵魂将被召唤到该扫描点,时间更新为现在。之后读者放书产生躯壳。此时二者的时空距离非常近,系统可轻松匹配。

自动整理机器人

需要整理时,可以使用一个移动机器人上前去整理。由于定位精度达到书的厚度,不需要机器人检查整层找书,对于机器人简单的扫描或是取走放回正确位置都非常方便。

开发历程

从设计到产品,我们一步一步让想法走进现实

调研与设计

电路设计

软件开发

不足与改进

THE END